請滑動查看更多導航
肝臟是人體重要的代謝和解毒器官,卻經常遭受病毒、酒精、藥物、毒素及不潔食物的影響。在病毒性肝炎這個大家族中,甲肝患者近來逐漸增多。新春佳節(jié)臨近尾聲,不少人即將收拾行囊,踏上返程,人員流動頻繁,聚餐機會增加,導致了甲肝感染風險的提升。
一、什么是甲肝?
甲型病毒性肝炎,簡稱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感染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HAV經口進入人體,經腸道入血,可引起病毒血癥,再進入肝細胞內復制,最后由膽汁排出體外。潛伏期一般為2-6周,大多在四周左右,病程大多在2-4個月。甲肝大多為急性,少部分轉為慢性,若為重癥肝炎,病死率較高。
二、甲肝都有哪些癥狀?
甲肝的癥狀主要以肝臟損害為主,包括發(fā)熱,乏力,食欲差,厭油膩,惡心、嘔吐,腹脹、右上腹疼痛、皮膚、鞏膜黃疸、皮膚瘙癢,尿黃,大便顏色變淺,一部分患者出現肝脾腫大,膽紅素、轉氨酶升高等。
三、甲肝的傳播途徑
甲肝主要是糞-口傳播,與衛(wèi)生條件差,個人衛(wèi)生習慣以及不潔的飲食、飲水有關。主要有以下幾點:
1.食物:食用被甲肝病毒污染的水產品(魚,蝦,蟹,蜆子,蛤類等)、蔬菜、水果;由甲肝病人制作接觸過的飲食(主要是冷食、生食、水果);由甲肝病毒污染過的水,清洗后的食物。
2.飲水:在糞便和水源管理較差的地方,尤其是在雨季,暴雨沖刷后,糞便溢出糞池污染水源,易引起甲肝傳播。
3.接觸傳播:與甲肝患者接觸或接觸過甲肝患者糞便污染過的手、用具、餐具、玩具、衣服、毛巾等。
4.極少數可經血液傳播、性傳播。
四、日常如何預防
1. 避免在衛(wèi)生條件差的攤位就餐,減少感染風險,飲用煮沸的開水或正規(guī)瓶裝水,不喝生水;
2. 生熟食物要分開處理,使用專用的廚具,拒絕混用,廚具使用后要清洗干凈;
3. 切勿生食或半生食海鮮。甲肝病毒對外界環(huán)境抵抗力較強,80℃5分鐘或100℃1分鐘才能使之完全滅活。海鮮,尤其是易造成甲肝病毒富集的貝類等,須徹底煮熟后食用,切勿一味追求鮮美,用熱水燙過“開口”即食用;
4. 養(yǎng)成良好的餐桌禮儀,推薦使用公筷,避免共用餐具,提倡分餐制,避免食用他人吃過的食物。同時,甲肝患者家屬要注意分餐,患者餐具要單獨清洗,高溫煮沸消毒。
5.飯前便后、處理食物前、接觸公共物品后,要注意清潔手部,推薦使用7步洗手法:內(掌心相對搓洗)、外(手心搓手背)、夾(掌心相對,交叉搓指縫)、弓(彎曲搓指背)、大(旋轉搓拇指)、立(指尖搓掌心)、腕(旋轉搓手腕)。
6.接種疫苗是預防甲肝最經濟、最有效的手段。目前,甲肝減毒活疫苗已納入國家免疫規(guī)劃,免費為18月齡兒童接種1劑次。同時也推薦餐飲從業(yè)者、旅行者等重點人群自愿自費接種甲肝滅活疫苗,接種程序為兩劑次(間隔6個月)。
五、關于治療
如出現發(fā)熱、厭油、惡心、黃疸等癥狀,應立即就醫(yī)并主動告知接觸史,配合醫(yī)生以及疾控流調人員的工作;確診后需隔離治療,避免傳染他人。甲肝目前尚無特效治療方法 ,主要是支持對癥治療。
1.臥床休息、清淡飲食、避免熬夜及勞累、避免服用傷肝藥物;
2.藥物治療:補充維生素,保肝、降轉氨酶,保護胃腸粘膜等。
3.重癥患者死亡率高,加強護理,積極預防并發(fā)癥。
溫馨提示
預防甲肝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我們不僅要為自身健康負責,更要為他人健康著想。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時刻注重個人和公共衛(wèi)生,阻斷甲肝發(fā)生及傳播,一起度過一個歡樂,祥和的新春佳節(jié),以更飽滿、更健康的狀態(tài)投入到新一年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中來。
感染科地址:錦州市中心醫(yī)院上海路正門西側
咨詢電話:0416-2393421
供稿/感染性疾病科
審稿/感染性疾病科 王媛媛
校對/門診黨總支 郭紅麗
編輯/宣傳企劃科 徐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