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科雙腔氣管插管麻醉是肺癌手術的經典麻醉方式,近日,胸外科和麻醉科共同完成一例胸腔鏡下肺癌根治術。
病例回顧
患者女性,72歲,患者訴兩年前體檢發(fā)現(xiàn)右肺上葉結節(jié),無發(fā)熱,無咳嗽、咳痰,無胸痛,外院行PET-CT檢查,考慮肺癌可能性大。為求進一步診治入我院,復查512層CT胸部平掃提示右肺上葉結節(jié),性質待定。
麻醉方案討論
考慮此患者年齡大,體質差,對麻醉手術耐受差,風險高,手術要求氣道管理高,麻醉科醫(yī)師術前通過影像系統(tǒng)讀片,獲取多切面的圖像,經過仔細檢查和判斷,決定為該患者行雙腔支氣管導管插管全身麻醉,單肺通氣滿足手術需求。
由于胸腔鏡手術操作空間小,因此術者對于肺萎陷的要求更高,應用器械壓迫肺臟來暴露視野擴大操作范圍,容易造成肺部挫壓傷,因此術中需要麻醉科醫(yī)師協(xié)助實施肺萎陷。使用雙腔氣管導管(DLT) 最常見的問題和并發(fā)癥是位置不當和氣道損傷。DLT 位置不當使肺無法萎陷,導致正壓通氣時氣體滯留,或導致通氣側或下側肺的部分萎陷,引起低氧血癥。為保障患者安全,實現(xiàn)更優(yōu)的氣道管理,麻醉科術前研討制定方案,為診斷低氧血癥原因和處理爭取時間。
在術前訪視中,向患者和家屬說明了麻醉雙腔管技術的應用和術中可能出現(xiàn)低氧血癥的應對和處理方案,患者和家屬表示理解并同意。
患者入室后,麻醉醫(yī)師憑借多年積累的經驗,操作輕車熟路,沉著冷靜,整個過程快速完成,定位準確、患者生命體征波動小,手術時長一個半小時,術中平穩(wěn),無不良事件發(fā)生,手術順利完成,常規(guī)進行術后疼痛管理。
延伸科普:雙腔管的應用
雙腔支氣管導管插管是通過肺隔離技術與單肺通氣技術對此項手術的麻醉進行呼吸管理。它使麻醉醫(yī)師僅靠喉鏡和聽診即可對多數惠者實施可靠的肺隔離。
雙腔氣管插管的優(yōu)勢:
1.雙腔氣管插管能實現(xiàn)肺的隔離,能雙側肺分別通氣及吸引,有效防止患側肺分泌物或膿血污染健側肺,如肺灌洗、肺膿腫手術等;
2.分側通氣可以讓手術側肺萎陷,減少對手術野的干擾。不僅方便手術操作,而且還可以減輕手術操作對肺的機械損傷;
3.胸外科手術如肺手術、支氣管手術、胸膜手術及食道手術用雙腔氣管插管進行肺隔離;心外科手術如大血管、心臟、心包手術,用雙腔氣管插管進行肺隔離;脊柱融合術等非心胸手術也會需要應用雙腔氣管插管進行肺隔離;此外,嚴重肺內出血時的急救、搶救,保護健側肺免遭出血、堵塞,避免患者窒息死亡等,也會需要應用雙腔氣管插管進行有效肺隔離。
胸外科微創(chuàng)手術的發(fā)展得益于麻醉科技術的進步,在今后的工作中,外科臨床科室和手術麻醉科團隊將與時俱進,不斷探索,積極開展新技術,為患者提供更加舒適、安全的診療體驗,減少術后并發(fā)癥,讓患者成為快速康復理念的最大受益者。
文圖/麻醉科 楊森 吳佳鑫
審稿/麻醉科 王健
校對、編輯/宣傳企劃科 常亮 徐劍